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 第337章 修建与皈依

第337章 修建与皈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拜个师父也没什么,自己帮衬可以放开手脚,本土宗教需要扶持。

去他娘的毛绒绒,肥头大耳。

清汤寡水的一顿饭食,张爱国行了简易拜师礼,拿到皈依证。

有师承不一样,道号法名一一由青阳子赐与。

(取名有点废,哪位书友可帮忙。)

有了张爱国的大洋军票支持,木料,石头,砖瓦很快备齐。

不在租界的完美理由,没有什么比它完美,

修桥补路,建设道观宫院,可为善举。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是无盐更可吃,可蒸可炸可煎,社会的熔炉里做法百变,变着法儿想着你—

口袋里的铜钿。

大抵都是为了你好,不会有什么额外负担,专家论证,用良心保证,真实可靠。

院里新打一口水井,青砖砌成,起名为五味泉,一为不同的体味,二为不忘引路人。

听说白云观扩建,很多人不解,兵荒马乱,谣言四起,嘲讽者,看热闹者,冷眼旁观者,世间众生态。

只不过听说帮工管饭,于是乎,拖儿带女接踵而至,只图一口饱饭。

甚至有人把孩子送到跟前,想要入观修行,家里多一张嘴就少一份生机。

有了张爱国的财力支持,青阳子自然而然想壮大门派,用他的话说,缘分到了,水到渠成。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信仰之跃,高于山巅。

聚集的人多了,青阳子开坛宏道解经,办了一场法会。

布施的香火钱倒也多过以往,名气渐渐高涨。

有得吃,就不会有人多事的去问粮食从何处来,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

易子而食之际,会问肉从何而来?

“今天终于吃顿饱饭了。”

三合面的窝头,薄薄的稀饭,一小块咸菜。

孩童、妇女、老人、青壮,一脸的满足,小声的感慨着。

碗端得稳稳当当,一点食物渣都落不到地上,蚂蚁要靠残渣为食,能活活饿死,没有一丝一毫浪费。

偷奸耍滑的人,在帮工中压根就混不下去。

勤劳善良的人们,没有众生平等器,面对压迫,一忍再忍。

外来的十字洋教会屡禁不止,人家会鼓励捐赠,给民众一个倾诉的地方,还会施舍一点食物。

世上的人,只有中国人,也仅仅只有中国的普罗大众是怀有感恩之心的,纷纷改划十字架。

哲学家马斯洛说过:“当一个人饥肠辘辘时,他不会关心诗和远方。”

“听说小鬼子又调兵过来,说是要抓反抗分子,对它们抱有敌意的也要抓。”

“你不认字,咋知道的?”

“镇上的先生讲的,号召大家起来反抗,赶走小鬼子。”

“一大家子呢,男人倒了,家里怎么办?”

“就是,孤儿寡母,活不下去啊。”

“正常人家都活不下去,难啊!”

……

张爱国穿了一身新的的道袍,混迹在人群中,关心着帮工。

还好,虽然民众识字率低得令人发指,可对国家前途是关心的,虽然盲从,容易被诱导。

“唉!”

长吁短叹,有对民生艰辛的心酸,同时还怀有对百姓无知的悲悯。

他们与他们,骨子里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对权贵点到为止,对百姓鞭策成“才”,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吱呀”

九七式边三轮摩托车停在观门口,凶神恶煞的样子,让百姓一阵嗡鸣退缩。

恭迎法身的日子,小鬼子不请自来了。

一辆福特轿车里下来一头中佐,仁丹胡,绿帽子,没有佩带军刀,个头不高。

草,一看就是罚没车辆。

后面一辆丰田卡车,跳下来一个分队的鬼子士兵,快速拉起警戒线。

“小川中佐听闻白云观落成,恭迎金身,特意前来祝贺。”

不是,你们的天照同意吗?

张爱国的杀心动了又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