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调职(2 / 2)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
岳文轩挥手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小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手,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
吏不乱伸手,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