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红楼]贾璋传 > 第87章 淮安知府用人之论,先破溪春年终节礼

第87章 淮安知府用人之论,先破溪春年终节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璋写下了拒绝收受贿赂的书信。

不过在信里, 贾璋也没写什么我不收赂之类让人下不来台的话。

只说是自己偶感风寒,不便见客,若有怠慢, 万望恕罪。

实际上,他就是在告诉这些人自己不收礼, 让他们快点散了。

送礼这种事情, 本来就讲究个你情我愿。碰到贾璋这种不愿意收礼的, 送礼的人也没奈何。

就算贾璋给他们冷脸,骂他们贪官污吏,他们不也得忍着吗

毕竟送礼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如今贾璋不收礼, 还愿意他们台阶, 他们当然不会不识趣, 全都顺坡下驴地往下走了。

更是不敢有什么怨怼之语,甚至不敢生出什么怨怼之心来。

贾璋是阁老的徒孙, 国子祭酒的弟子, 还是荣国府的少爷, 可不是他们这些外官能得罪起的

而那些能得罪起贾璋的人,本也不会为了见杨宗祯就急吼吼地跑过来给贾璋这个国子监生送礼。

在休沐日结束后,贾璋抱着他打理好的梅枝前往文渊阁当差去了。

一走进文渊阁的院子,贾璋就见到院子外站着一群眼生的官员。

这些人大概就是最近进京述职的外官了,昨天想要给他送礼的大多数都是这样人。

贾璋没多看他们, 径自走进了杨宗祯的值房。

而在贾璋走进杨宗祯值房的时候,有人拉住了文渊阁的小吏问道:“刚才过去的那位小兄弟是谁他怎么穿着国子监生的斓衫, 没穿官服就来了”

小吏嘿嘿一笑,轻轻搓了搓自己的手指。

在一块银锭滑进小吏的袖子后, 这位小吏才小声道:“那位小老爷穿斓衫,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国子监生, 原本是在翰林院里历事的。他姓贾讳璋,表字茂行,是杨阁老嫡亲的徒孙。至于他为什么在文渊阁……”

看到身边凑过来的人多了,小吏便再次摩挲了两下自己的手指。

围着这个小吏的几位地方官不约而同地想,这人当真是贪得无厌。

可最终,他们还是让银锭再次滑进小吏的袖子。

这小吏满意地道:“前不久阁老的中书外放了,杨阁老菩萨一样的人,考虑到翰林院年尾事多,就没麻烦他们,而是让小贾解元过来帮忙了。”

大家都知道杨宗祯让贾璋入值内阁,目的就是为了历练贾璋这个徒孙。

但是聪明人都会说,杨阁老让贾璋过来顶班是为了不给翰林院添麻烦,这还是阁老的体贴……

这些打听消息的地方官全都会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消息。

小贾解元这个徒孙在阁老面前真的很得宠,若非如此,杨阁老又怎么会把他提拔到文渊阁

还有些眼尖的人发现,贾璋没去内阁中书们办公的东西庑房,而是直接走进了阁老值房,还好半天没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贾璋的办差地点很可能不在东西庑房,而是在杨阁老的值房。

杨阁老看重贾茂行,以至于把此人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天爷啊,这就是有靠山的待遇吗

可惜他们这些人不是没有靠山,就是靠山本人都是缺靠山的人。

羡慕二字,他们早都说倦了。

而贾璋在走进杨宗祯的值房后,与赵屿一起把房间打扫干净了。

当然,主要干活的人是赵屿。

贾璋负责的工作是把梅花插瓶,给杨宗祯泡茶调香,整理书案上的文书和卷宗。

不过即便如此,赵屿也很感谢贾璋帮他的忙。

毕竟贾璋他是阁老的徒孙,就算不做这些事,也没人会说贾璋做得不对。

待到把杨宗祯的值房打理好,赵屿就离开了。

贾璋则坐到书桌前写卷子。

杨宗祯给他出了一小摞时务策题目,告诉他没事做闲着的时候可以做两张卷子练练手。

待贾璋写到“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宫,必试其事而能,然后用之”[1]的时候,杨宗祯终于下朝回文渊阁了。

贾璋听到声音,放下笔迎上去,接过杨宗祯脱下来的鹤氅挂好。

在杨宗祯坐下后,他又从鉴缶中端出了温度正合适的老君眉奉与杨宗祯喝。

杨宗祯喝了一口味道甘醇的茶水,只觉一大早起来上朝的疲惫全都消失了。

他招手让贾璋过去,调笑道:“听说有人给你送礼了第一次遇到有人上门送钱,感觉怎么样”

贾璋轻笑道:“师祖别取笑我了,这不义之财,徒孙哪里敢收”

“小心驶得万年船,茂行这样做就很好。若是你收了这笔钱,李阁老他就又有新由头发作了。”

听到杨宗祯的话后,贾璋也点了点头。

昨天他刚起来迷迷糊糊的时候,都晓得这钱不能收的原因就是因为李汲。

这些天下来,他对李汲的行事作风也有很深的了解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