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九朝元老 > 第三二九章 初为人父4

第三二九章 初为人父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是盛夏时节,屋外的温度差不多要有三十度,但卧室内却关门闭窗,风扇也不能开;不但这样,半躺在床上的许丹竟然还盖着床厚厚的被子,头上也系着方蓝色的手帕,光洁的额头上冒出层细密的汗珠,神态疲惫而慵懒;在许丹的身侧躺着的,正是春天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春光,小家伙此时睡得正酣,嘴角和眉头时不时地在睡梦中抽搐下,神态煞是惹人喜爱,春天忍不住低下头在儿子的额头上亲了亲,招来许丹的通埋怨。

午饭的时候,老春家的这些长辈们又聚集到了春天家的堂屋里,边喝酒边商量着给孩子办喜宴以及其他些乡俗规矩中要注意的事情。

根据户山地区的风俗,婴儿降生后第天,主家要在临街的大门上挂桃枝,上系红布条,谓之“挑红”,讲究点的人家还要在桃枝上串以枣栗葱钱等物,“以桃谐逃,谓逃脱灾难;以枣谐早栗谐立,谓早年成立;以葱谐聪钱喻财,谓聪明而多财”,挑红”之后,主家还要给邻居送染红的熟鸡蛋即“报喜蛋”,左邻右舍则要拿鸡蛋红糖小米花布毛毯衣服之类的物品来贺喜。

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女婿要去老丈人家登门报喜;第三天家里要办喜宴,主要是招待“送汤米”的本家和村邻;根据“男女九”的规矩,在孩子日或九日的时候,还要大办喜宴招待来“送汤米”的娘家人;若吃喜面要在第十二天,也叫“小满月”,据老人们说,宝宝到了十二天,母亲因生产而打开的骨缝可以合上了,已经过了月子里最重要的关,所以这天产妇要吃水饺,名为“捏骨缝”,旧时“小满月”喜宴前,主家还要以方巾裹挂面和付扎腿带子登门请接生婆,请她来坐席,以示感谢。现在孩子都是在医院接生,这习俗也就慢慢消失了;女孩二十天,男孩三十天,产妇还要做“满月汗”。月子里身体虚弱,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以满月那天要透汗,把风寒湿邪赶出去。

新生儿满三十天,要吃“满月酒”。满月酒,认为婴儿过了满月便过了关。为祝福小孩顺利过关,人们往往举行满月礼以示祝贺,是主家为了庆祝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个月而举办的场邀请了亲朋好友为宝宝祝福的宴会。在这天,每个宝宝是真正又唯的宴会主角。在这个日子里所有的人都是围绕着小宝宝转的,他们会给孩子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真诚的祝愿。

婴儿出生后第百天,是新生婴儿出生后过的第个生日,并不是年后的出生日期,而是出生后的第百天,俗称“百岁”,意为愿孩子长命百岁。给宝宝过百日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要请来亲朋好友庆贺,预祝宝宝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在这天,般要吃鸡蛋,寓有“圆满”之意;或吃面条,寓有“长寿”之意。旧时习俗,男孩过百岁时,父母还要请剃头师傅把孩子的头剃掉,只在后脑勺的下部留下撮毛,称为留百岁毛,其中寓含祝福孩子长命百岁之意。在孩子过“百岁”的时候,还有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抓阄”,就是在孩子的身边摆上毛笔算盘字典等等象征着各种职业和寓意的物品,让孩子去抓,根据他抓到的东西预测孩子以后的职业和事业。总之,在孩子百日这天的种种活动俗称过“百岁”。旧时,民间以为,婴儿长至百日,基本上就摆脱了早夭之患,有“个月红孩儿,两个月毛孩儿,三个月看孩儿”的俗语,婴儿长到三个多月时会更惹人喜爱,有些早熟的孩子还会做些咿呀学语的小动作或者可爱的表情,甚是惹人喜爱。

3.

老人们讨论的这些事情,春天听不懂,反正到时候让干啥就去干啥就成,春天也就懒得去操心。在堂屋里呆着无趣,春天就去卧室看儿子喂许丹吃饭。

根据老风俗,坐月子期间,产妇的吃食要有节制,尤其是不能食太饱,饱了会伤脾胃,弄成终生不愈的症状。所以,张秀丽只给许丹准备了炖老母鸡小米汤和煮鸡蛋,可是,许丹这个人天生“嗓子细”,煮鸡蛋不愿吃,老母鸡嫌油腻,只喝了点小米汤,春天再三哄劝,才让她吃了点鸡肉喝了几勺子鸡汤。

晚上,春天和母亲张秀丽轮流陪床,要刻不眨眼地盯着孩子,不能热着他不能凉着他,不能热他哭,还要时不时地给他换尿布,卧室里本来就密不透风,现在又加上了四个人身体的热量,房间内像蒸笼样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晚,孩子睡的舒舒服服,三个大人几乎宿都没睡。这样的日子,差不多要过上个月。

第二天,春天按照父母的安排,带上公鸡和红鸡蛋去许丹娘家报喜,虽然许丹的娘家人早就知道了孩子出生的事情,但这报喜的礼仪还是少不了的。在去老许家的路上,春天还不忘去了趟镇卫生院和医院门口的小卖店,给接生的医生和护士还有店主人各送了兜子红鸡蛋。

接下来是“三日喜宴”“日喜宴”“小满月酒”“满月酒”···反正,整个暑假,春天几乎都不得闲,天天为了这些事情奔忙。看着儿子天天变得越来越讨人喜欢,春天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苦点累点也值。唯令春天遗憾的是,因为儿子的出生,今年的暑假美术辅导班没能正常开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