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冯家丧事10(1 / 2)
第六七二章冯家丧事10
1.
晚上,春天和许丹起回了石门沟子村。
春天和许丹之所以这么急着回老家,是许丹想儿子了,想趁着国庆节放假的时间把小春光接到学校里去住几天;二是春天想问问父亲,自己明天要不要也去给冯家去送份“奠仪”。
关于“奠仪”的事情,吃晚饭的时候,春天的父亲春书立和四叔春书家在酒桌上就达成致意见,说冯家既然是在石门沟子村办丧事,那切就得按照村里的风俗习惯来,春天不必另送份“奠仪”。
其实春天最不愿意参加这些繁文缛节太多的婚丧嫁娶的场合,这个结果他当然乐意接受。
后来,春天才得知,在10月1日刘淑珍殡葬的当天上午,钱进带领着户山中学的王川庄世涛孙成章宋秀文桂国兴卢益民等校委会干部,以及教育办的孙副主任杜副主任陈副主任,小学的齐继凯徐浩天郑凯强王海等学区校长们,分乘三辆出租车浩浩荡荡地来到石门沟子村的冯家送“奠仪”。这种规模宏大的阵势也着实让石门沟子村的老百姓们长了见识,纷纷对冯家的风光啧啧赞叹。
其实,来送“奠仪”的这些人都是钱进组织的,钱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集资”帮助下冯术。钱进和齐继凯带头每人拿了百元,其他人都是十元,钱进带来的这些人就让冯术下子进账千多元;再加上冯术任校长的集后崖小学,学校里的老师几乎是倾巢出动,这么好的变相给领导“送孝敬”和向领导“靠拢”的机会老师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十几个教师也是每人六十元;这样算下来,光这两项冯术就进账二千多元,抵得上冯术半年多的工资。
下子来了这么多送“奠仪”的人,让写礼账的老私塾先生好通忙活,也把这位活了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惊得差点没掉了下巴。老人在村子里帮人写了几十年的礼账了,何曾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又何曾见过这么丰厚的“奠仪”村里人上“奠仪”般都是几块钱,最多的也就二十块,现在钱进带来的这些人动辄就是几十元上百元,老人不吃惊才怪。
在户山地区,“奠仪”也称“人情”,既然是“人情”那就讲究个有来有往,可是,今天这些来给冯家送“奠仪”的人根本就没人惦记着以后会让冯术偿还,这些人有的是抱着看在死去的刘淑珍的份上资助冯家来的,像钱进齐继凯等人;有的则是纯粹地抱着向冯术示好的心态来的,如集后崖小学的大部分老师。
不久以后,等冯术和曲爱英的那点丑事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春天突然感觉钱进兴师动众地带领着户山镇大大小小的教育干部去冯家送“奠仪”的事儿有点太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