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 / 2)
重云当下就想着,意思就是说他心胸狭窄咯?
只是他自己也清楚,话自然是不能这样回的。
于是重云只能强忍了不耐,微笑着道:“是啊,陆大师自然是好的,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确实是位难得的青年才俊。”
这种场面话,对于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人来说,听听就罢,没谁会当真。
但这跟他打电话的却是个一根筋的主,竟然松了口气,连声道:“哎,对对,不过重大师你还是说的不够准确,这陆大师岂止是青年才俊,你是不知道,有不少老家伙私底下称陆大师是个鬼才呢!”
嘶……
牙疼。
重云听得直倒酸,却偏偏又要按捺着性子与他周旋,听了一箩筐陆子安的好。
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陆子安故意安排来气他的。
攒了一肚子的气,偏偏还没处发。
重云挂了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淡淡地扫向风无羲:“你的玉雕做得怎么样了?”
“跨界有点难度。”风无羲声音平静:“所以我还在努力练习。”
“嗯,去吧。”
风无羲没多话就直接走了出来,因为他非常清楚,那杯有多烫。
既然重云端着架子,宁可忍痛直接咽下去,也不肯在他面前示弱,那么他问也没有意义。
只是既然已经这样了,看来这几天都得喝粥了。
然而与华夏境内的关注点不同的是,鹰国与镁国的民众们,此时更多的都在关注漆艺比赛的结果。
的确如国人所想的一样,这个戏剧性的转折和结尾,给了国内外大师们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
有人将比赛的视频发布在了yyiutu官短短指出:“凡上有面板、下有足撑者,不论置物、坐人或用来睡卧,它都可以名之曰床,比如茶床、食床、禅床。”因而放置器物的支架、基座也可称“床”。
比如放琴的器具叫琴床,如自居易《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w“瀑布溅琴床”;
搁置毛笔的器具叫笔床,如岑参《山房春事w“一片山花落笔床”等。
因此古人称琴为一床,明代《长物志w曰:“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壁悬一床。”
陆子安也挺意外,没想到这些大师对古琴也颇为了解。
当下沉吟道:“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确实床字显得正式一点,不过张字倒也显得更亲切却又不失文雅。算是各有好处吧。”
各打五十大板,却也没有刻意去迎合某人的观点,刚才剑拔弩张的几人怒色渐消。
声乐组的负责人一直派人守在这边,听说陆子安终于有了成品,连忙带人赶了过来。
看到玉琴的瞬间,声乐组几个人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的是,都是一副极为欢喜的神情。
有人更是主动说道:“陆大师,请问我能试一试吗?”
看到好琴,实在是心痒难捺啊!
陆子安收回目光,看向眼前这人,却惊讶地挑了挑眉。
因为这个人,他认识。
古琴大师,管先生。
华夏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门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
声乐组负责人连忙解释道:“管先生是我专门请来指导我们工作的……”
只是听说陆子安做出的是一张玉琴,管先生便跟着一起过来看看,却没想到他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负责人心里不禁惴惴,陆大师可千万别生气啊,两边他都惹不起。
陆子安却没犹豫,笑着点点头:“好啊。”
他起身让开,管先生欢喜的目光缓缓从玉琴上划过。
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真是一张难得的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