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学院开张(1 / 2)
六百多年前,齐国的稷下学宫声名显赫,百家齐鸣,鼎盛时期足有战国时代千多名贤士汇聚一堂,其中知名者不乏孟子,荀子,鲁连子这些对华夏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性的思想巨人。
如今在岛城崂山,王厚似乎要重现这个盛况了。
这座青州崂山学院王厚建的可比之前的伏牛山王氏族学要大的多,王氏族学是小学,这儿就是被他完全当做大学规模建设的,田字形状的建筑形状,前面是围墙,中间足足三栋四层的教学楼,三个体育场,后面三栋四层宿舍几百个房间可住千多人,然后王厚还徇私的在大花园上方崂山山坡上为自己修了一栋小别野。
这次曹总从许都向后撤退,顺道也成全了他,伏牛山下的王氏族学也被他搬了出来,一并被他随着大军搬到了青州,回了岛城第三天,王厚第一站就杀到了这儿来。
正对着东方大海的学校正大门,一尊王厚捋着小胡子,衣袍随风漂洋,帅掉渣了的青铜像屹立在那儿,门口,一连串的马车上,那些王氏族学的小学生一个一个蹦下来,搬运着学堂物,对于田氏的发展大有裨益。
比在齐国当个没啥实权的典农强多了!
不过王厚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他这场子也需要大家来捧才能打出去名气,形成含金量,尤其是养着几千文化人也不是件小花费,甚至这些没事儿喝酒耍酒疯的儒生比整个日照旅都要花钱,这都是银子啊!
就像后世米国那些名校一样,崂山学院也是打算接受“校友”捐赠的,齐地残余的三十几世家,琅琊世家,还有岛城新型资本业主,想要到这里来上学,是需要“捐资助教”的!
不过再鲜艳的鲜花,也需要藏在黑暗中盘根错节的根来滋养,这番充满铜臭的交易也算是为崂山学院这个文化盛会做了贡献了。
跟着一起叫嚷着要来当老师的还有十几个世家之人,甚至还有个北海相孔融的族人,这些王厚也是一并又应了下来,一时间那叫个皆大欢喜。
高兴了就得吃饭喝酒!于是乎本来给学生们准备,位于花园前的大食堂又被这一群各地来的土豪给占领了,体验了一把学生生活,推杯把盏的,好不热闹。